关于转送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审议意见的通知
贺兰县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1日贺兰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名师名校工程建设情况、实体经济发展情况两项工作报告。现将会议审议意见转送你们,请认真研究办理,并将研究办理情况以书面形式在60日内报送县人大常委会。 一、关于全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名师名校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表决情况:经到会28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表决(应到32名),该项工作报告得满意24票、基本满意4票。 会议认为: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不动摇,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努力提高师资水平,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成功创建自治区教育强县及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逐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但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影响,我县教育均衡发展中还仍然存在县城学校“大班额”、教师编制紧缺、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民办园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建议县人民政府及教育部门:一是合理布局,加快新建校园建设步伐。要倒排工期,苦干实干快干,抓紧时间完成贺兰一小、二小、太阳城小学扩建工程,银川21小学贺兰分校、德胜实验小学、太阳城中学、德胜第二小学、第三幼儿园新建工程,早日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大投入,保障教育健康发展。不断加大对名师名校工程、教育信息化及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公用经费。同时,要加大对教育的购买服务力度,补齐教育编制不足的短板,进一步夯实师资力量,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名师名校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优化结构,力求名师名校工程建设有所新突破。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强化激励措施,积极营造引进教师人才的良好氛围,深挖教师潜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名校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推动我县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四是多措并举,实现教育质量均衡。加大动态调研力度,找准差距,着力补齐教育质量不均衡的短板。通过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定期轮岗交流、“传帮带”等集团化管理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真正做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五是重视学前教育,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要减化行政审批手续,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民办幼儿园。同时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规范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民办幼儿园健康、稳步发展。 二、关于全县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表决情况:经到会28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表决,该项工作报告得满意20票、基本满意6票、不满意2票。 会议认为:今年是县委确定的“重大项目推进年”,同时将实体经济作为“一号引擎”和1+3产业体系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一季度,全县实体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全县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都有所增长。但在视察中也发现,当前我县实体经济主导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企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建议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全面贯彻落实好贺兰县《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大文件的宣传和解读力度,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后劲,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以“作风建设深化年”为契机,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店小二”的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营造爱商亲商的氛围。相关部门之间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职能,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链条式的服务,努力排解企业发展之忧,延伸企业发展链条。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制约和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紧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制约、融资困难、人才紧缺、环保等问题,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方法,定措施,出实招,破解资源要素制约,力促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优化产业结构。以“重大项目推进年”为载体,发挥三大工业园区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支撑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大项目。同时深入分析现有企业存在的本质问题,找准帮扶切入点,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五是完善激励机制。要制定出台有关奖励政策,对财务核算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企业要适当给予奖励,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同时,要加大对我县企业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强县域企业产品的认知度,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