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人大概况
  • 通知公告
  • 会议专题
  • 机构设置
  • 决议决定
  • 人事任免
  • 代表工作
  • 自身建设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80)
    工作动态  (37)
    视察调研  (21)
    关于2016年全县财政决算和2017年财政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的视察报告
    贺兰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07-31 18:13:41 作者:吴晓凤 来源: 文字大小:[][][]

    关于2016年全县财政决算和2017年财政
    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的视察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为促进全县财政经济稳步发展,推进各项财政政策全面落实及财政预算执行的公开,增强透明度,根据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安排,于2017年7月21日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视察。政府常务副县长李炳杰及发改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住建局、国土局、农牧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视察组通过听取汇报、专题询问,详细了解了财政预算执行,全县债务及资产管理状况,现场分析原因,落实责任,提出具体要求。视察组对我县2016年度财政决算和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财政工作能够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以开展“作风建设深化年”、“项目推进年”活动为契机,狠抓收支、保障、监督管理和改革各项工作,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但依然存在收入增长乏力,收入结构不合理,资产管理滞后,债务存在风险等问题。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
    1、公共预算执行收支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0809万元,同口径增长12.2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834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4.94%,比上年下降13.54%,非税收入完成62465万元,为年度预算104.13%,比上年增14.98%。
    2016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2258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比上年增长18.65%。
    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累计总收入完成430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9.66%。其中: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809万元,自治区补助收入完成167631万元(返还性收入2594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2473万元,专项补助收入7921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97356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4560万元,调入资金76万元。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2582万元,上解支出243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845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6万元,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16884万元,实现了本年度财政收支平衡。
    2016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48199万元(含自治区财政补助收入6402万元,上年结转790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3037万元,调出资金7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086万元。
    (二)201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54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6.57%,同口径增长10.1%,其中:税收完成4191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3.1%,同比增长10.64%;非税收入完成3163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44%,同比增长9.4%。
    上半年,全县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9520万元,为变动预算的40%,同比降低4.19%。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063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95.6%,同比增长341.2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59848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1444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9.98%,比上年增长344.1%。
    二、上半年的财政工作
    1、强化收入征管,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根据县委下达的全年收入指标按进度、按月、按季度分解到基层税务所和相关部门,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确保收入进度。二是推进综合治税,强化综合治税平台建设,落实代征代管奖励措施,动员车管所、保险公司、房管所等积极配合做好税收征收工作,增加零散税收。三是强化税费清欠工作,通过抵顶收回资产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缴纳欠税(费),努力弥补税收下降带来的缺口。四是配合国土部门完善相关手续,及时拨付土地报批等相关费用,加快土地供应和挂牌,促进政府性基金增收。
    2、完善保障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整合财力促发展。在县级财力整体下滑的情况下,统筹运用一般预算资金及政府性基金,切实保证部分重点项目前期征地拆迁和民生领域的投入水平。二是兑现政策促发展。按照经济工作考核情况,及时兑现了支持“非公经济”、农业及电商等产业发展奖励资金4500余万元,引导各项产业发展。三是争取专项促发展。上半年,全县累计争取到位资金13亿元,有效保证了全县民生事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
    3、丰富监管手段,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全面推进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组织全县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对2016年开展内控工作进行了自查,有效增强了各部门的内控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预算信息及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制度。三是积极开展中央八项规定“回头看”活动,修订完善了《贺兰县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四是根据中央和自治区要求,开展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专项自查及整改工作,制定了初步整改方案,为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提供了有力依据。五是聘请会计中介机构,对棚户区专项贷款、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资金等进行专项审计,掌握了资金使用情况,为下一步解决遗留问题奠定了基础。六是组织开展了涉企收费清理、涉农扶贫领域专项整治等工作,积极健全财政管理机制。
    4、推进财政改革,健全财政运行机制。一是及时印发了《贺兰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工作方案》和《贺兰县县级财政资金电子收支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年初电子化支付改革顺利完成。二是顺利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制定了公务用车拍卖实施方案,完成了收回公务用车的拍卖工作,拍卖公务用车139辆(成功过户121辆),拍卖价款330万元全部上缴国库。三是积极改进政府采购机制,印发了新的《贺兰县政府采购目录》,政府集中采购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同时对分散采购进行积极规范,并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四是积极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支付转轨改革工作,落实了人员、账户及财政管理各项改革措施,努力解决部门会计主体责任不清、财务管理职能弱化等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财政全力以赴推进预算执行各项工作,全县财政收支总体平稳、符合预期,但目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一是全县实体经济仍然存在较多困难,加之受营改增及增值税划分比例调整等因素影响,收入增长乏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压力较大。二是在税收下滑情况下,主要靠非税收入拉动增长,非税收入占比已超过了40%,收入质量明显下降。三是受可用财力下降影响,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下半年支出执行难度加大。四是财政暂付款居高不下,加上化解政府债务、解决遗留的各类问题所需资金数额巨大,严重影响了县财政运转。五是政府存量债务通过置换债券等形式得到了有效化解,但为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形成新债的隐患较大。
    四、建议
    1、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增长目标机制。财政收入增长目标要有高度,但一定要与地方经济增长相适应,年初预算一经确定,必须按照《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足额完成收支目标任务。严禁越权征收、缓征税收及预收非税收入等手段,就数字论预算收入。《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财政部门要会同各部门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未来三年重大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对规划内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进行政策研究,并与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衔接。强化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希望政府加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滚动规划,建立制约当年预算考评机制,提高当年预算到位率。
    2、加强财政改革专业领域的政策研究。税制改革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每次的税制改革都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给我县带来一定的压力,也会带来一定的机遇,要准确把握税制改革精神,对改革内容方向认真加以分析研判,确保县域可用财力最大化。
    3、积极培育财源,增强税收增长后劲。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向导,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重点行来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确保经济良性发展。
    4、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国有资产帐实不符、帐外资产、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政府要切实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以前出台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明确责任划分,下大力气解决全县资产管理中的疏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严格控制单位和部门新增债务。截止2017年6月底,贺兰县政府债务33.698亿元,这是经审计、财政、专员办、银监局四部委核查确认的债务(不含棚改贷资金),自治区核定我县债务指标为45.76亿元,从数据看我县还有举债空间,但从实际分析情况看,我县没有被四部委认定的债务有多少?棚户区改造转贷资金又是多少?对甄别后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可通过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解决。没有被认定的债务,政府怎么解决?每年可用财力有限,由于较高债务率而引发上访、应诉、政府失信等高风险,必须加以控制,把新增债务纳入单位和部门政绩考核中,明确职责,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
    6、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严肃财经纪律。加大对财政系统及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对财政、财务政策法规的理解力和执行,增强财务管理水平和依法理财的能力,管好用好各类资金及资产。加强财会人员作风建设,强化廉政、勤政教育,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理财工作的透明度,减少自由裁量权,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7、推进财政改革时,要完善配套措施。如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顺利完成,但单位会计管理职能如何发挥,聘用临时人员是否存在资金管理安全隐患?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至今执行不到位,固定资产摊销不确定,事业单位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摊销,造成部分资产名存实亡,需要政府加以研究,尽快出台完善管理办法,确保财政资金管理安全有序。